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标准·论坛
    李永锋1罗贤山2黄江峰3梁湛均3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80-83.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08
    GB/T 22849—2024《针织T恤衫》于2024年3月15日发布,并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文主要通过对针织T恤衫新、旧标准的分析比较,为生产企业、检测机构和消费者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
  • 研究·应用
    谭伟新 胡剑灿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92-98.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20
    智能化是纺织品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智能纺织品的分类 和常见的智能纺织品,如智能调温纺织品、智能变色纺织品、智能形变 纺织品、防水透湿纺织品、智能电子纺织品等的研究和应用,对智能纺 织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准·论坛
    张香俊1吴秀莲1韩倩2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88-91.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17
    GB/T 32614—2023《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已替代GB/T 32614—2016发布实施,新标准在规范引用文件、内在质 量、外观质量、试验方法和产品使用说明方面都进行了修订,是对旧标准的技术性更新。本文通过列举冲锋衣新标准与 旧标准的不同和改进举措进行解读分析,供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理解和掌握新标准技术参考使用。
  • 标准·论坛
    董会玲 牛凤英 杜林娜
    中国纤检. 2025, 594(3): 103-105.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3.022
    针织T恤衫基本上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类服装,无论是家居、休闲还是运动时,都被广泛穿着。为了更好地理解执行GB/T 22849—2024《针织T恤衫》标准,本文对新、旧标准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新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准·论坛
    吴文静1 王安2
    中国纤检. 2025, 592(1): 82-86.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1.022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降解性,在纺织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防水处理、 防火涂层等。然而,PFAS的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长期不良影响,被 称为“永久性化学物质”。近年来,全球多国及国际组织对PFAS的管控日益严格,纺织品行业需积极应对这一趋势。本 文综述了欧盟、美国、中国的PFAS法规更新情况,以及Bluesign、AFIRM、ZDHC等组织的最新要求,并探讨了纺织品行 业的合规测试与应对建议。
  • 专题·述评
    晏新月 易宏 曹月婵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24-27.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0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已经在纺织品检测行业中逐渐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本文通过阐述纺织品外观检测、物理性能检测、化学性能检测及功能检测这四类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现状,运用实例分析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的成功应用。总结归纳纺织检测领域的智能和自动化发展,为纺织品检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
  • 标准·论坛
    刘倩 陈晓康 张丽 张东彬 邵嘉嘉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84-87.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13
    本文通过对比GB/T 32614—2023 《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与GB/T 32614—2016 《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的差 异,从规范性引用文件、产品号型、内在质量要求、外观质量要求、要求内容、判定规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冲锋衣 生产和相关检测提供了参考。
  • 研究·应用
    陈凤娇 牛翠萍 童俊飞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99-105.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24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纺织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实现其绿色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本文以 2013—2022年111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数字化转型对纺织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企业家精神在数字化转型对 纺织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纺织业绿色发展。(2)企业家精神正向调节 数字化转型对纺织业绿色发展的影响。(3)在异质性分析中,数字化转型对纺织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国有、非国有 企业以及东部地区明显,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
  • 专题·述评
    徐贵勇1穆霖2刘家铭1罗俐1陈玉峰1韩思雨1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32-39.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09
    本文以全国有关专业纤维检验机构2023年桑蚕干茧质量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各品种桑蚕干茧的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揭示不同品种桑蚕在质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桑蚕品种的繁育、优化改良以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 专题·述评
    顾娜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20-23.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18
    随着人们对户外活动的热衷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防晒服装作为重要的防护装备,其市场需求显著增加,本文通过对防晒服装产品大量的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包括防紫外线性能、标识、纤维成分及防晒服装的功能性检测项目,功能性检测项目包括吸湿速干、接触凉感、透气率、透湿性、遮光性能,对相关的重点项目展开了介绍,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防晒服装产品质量提升的建议。
  • 标准·论坛
    石若星
    中国纤检. 2025, 593(2): 84-87.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2.021
    本文对比分析了GB/T 26382《精梳毛织品》2024版与2011版在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格、内在质量、外观 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变更与差异,旨在使生产企业和质量检验人员更好地了解和贯彻应用新标准。
  • 检测·技术
    吴如妹1 姚燕1 吴晨景2
    中国纤检. 2025, 592(1): 54-58.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1.014
    常见的聚酯纤维有3种,分别是PET、PBT和PTT。将这3种聚酯纤维复合纺丝可获得新型复合纤维,即聚酯/聚酯复 合纤维和聚酯复合弹性纤维。由于聚酯/聚酯复合纤维和聚酯复合弹性纤维目前没有成熟的鉴别方法,企业纤维成分及含 量标识也比较混乱,各检测机构出具报告不一样,给市场监管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拉伸弹性回复试验方法相结合,探索聚酯/聚酯复合纤维和聚酯复合弹性纤维的鉴别方法。
  • 标准·论坛
    黄志丁1于小新1李斌2王亚萍3 李顺杰1高恺1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76-79.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13
    标准化工作服务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在实施质量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 作用。本文调研棉花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现状,分析棉花行业标准体系、关键技术标准、标准管理与更新等方面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本文旨在为破解棉花质量安全监管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提供研究基础,为标准 化技术支撑棉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 检测·技术
    赵瑞方 王丹 孙近 宋晨
    中国纤检. 2025, 592(1): 70-73.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1.013
    通过不同试验参数下蓬松度结果间的差异,分析探讨了蓬松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羽绒羽毛蓬松度测试 方法的3点优化建议,以期减小实验室间测试结果差异,为羽绒羽毛企业提供准确稳定的蓬松度测试结果。
  • 标准·论坛
    舒桂芳 王丹 余丹瑶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80-83.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08
    本文将GB/T 21294—2024《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与GB/T 21294—2014《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比较,主要从规范性引 用文件、基本性能、耐用性能、洗涤性能、功能性能、安全性能测定等方 面分析了新旧标准的主要变化,对新标准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为生产 企业和检测机构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标准提供了参考。
  • 标准·论坛
    王海娟 李文川 张元 徐东峰
    中国纤检. 2025, 592(1): 76-81.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1.016
    解读GB 8965.1—2020《防护服装 阻燃服》、GB 38453—2019《防 护服装 隔热服》、GB/T 33536—2017《防护服装 森林防火服》的主要内 容。将3个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包括防护性能、理化性能及成 品、附件、辅料的技术与质量要求。总结出:GB 8965.1—2020考核项目 最全面,更侧重对阻燃性能的要求。GB 38453—2019对隔热性能的考核 最细致,选择性最大。GB/T 33536—2017对防护性能、理化性能的要求 最严格,技术指标高于另两个标准。
  • 检测·技术
    刘丽娜 陈天宇 黄晓 陈奕舟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58-61.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17
    本文对纺织品常用的抗渗水性测试4种静水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常见的防水面料测试终点现象的观测分 析、加装金属网方法和不加金属网方法测试比对、慢速升压法和快速升压法测试比对,分析不同防水面料的抗渗水性 能。结果表明:多层复合面料、覆膜面料在抗渗水性测试时经常得到较高的静水压值,且常无法观测到典型的第3处水珠 出现的情况,这会影响试验者对终点的判定而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差异。测试时加装金属网使得织物表面受力分散,可有 效防止样品在受压过程中过度形变,但往往得到更高的静水压值;快速升压法测试过程中常常水尚未渗透到织物表面即 达到样品本身的压力上限导致样品爆裂而试验终止,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自身压力值远高于静水压值的样品。
  • 标准·论坛
    胡门盛1凌康智2
    中国纤检. 2025, 593(2): 77-83.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2.014
    本文对QB/T 1193—2012《羽绒羽毛被》与QB/T 1193—2023《羽绒羽毛被》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 定义、要求、内在质量、外观质量、标志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新、旧标准的差异,供监督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开 发、生产、品控、销售等相关人员以及广大消费者参考。
  • 检测·技术
    孙近1赵瑞方1宋晨1张洪松2安乐乐2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50-53.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11
    本研究针对目前羽绒羽毛种类鉴别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准确 率低等问题,提出通过近红外光谱鉴定羽绒类别的方法。通过近红外光 谱对鹅毛、鹅绒、鸭毛、鸭绒等羽绒的结构组成、光学特性等进行分 析,实现不同羽绒指标的量化,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方法的可行性。 研究表明:透射模式下,近红外光谱的综合识别度为50%~60%,而漫反 射模式下,近红外光谱的综合识别度达到70%~80%,可以有效实现羽绒 羽毛类别的定性鉴定。本研究提出的鉴定方法,有利于促进羽绒羽毛市 场的规范发展,并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 专题·述评
    董轩 伊力达尔·吐尔逊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28-30.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06
    艾德莱斯绸是极具新疆民族特色的纺织面料,近年来在新疆旅游业的推动下受到广泛关注,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艾德莱斯绸产品掉色、沾色问题严重,阻碍了产品市场和品牌的建设及推广。本文分析影响艾德莱斯绸色牢度的因素,主要有:染色技术落后,染料、助剂使用品种杂乱/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生产工艺规范化不足/企业缺少产品质量控制意识。本文据此提出建议:保留高端产品传统手工艺,提高中低端产品染色工艺,鼓励引进新技术/加强质量控制意识,优化企业管理,鼓励第三方机构发挥职能,提供技术帮扶/促进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加强地方特色产品保护。
  • 质量·监测
    谭伟新 姚盼盼 罗峻 蒋彩凤 韦祖朝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44-46.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14
    本文聚焦2023年度广东省桑蚕干茧及生丝检验总体状况,包括2023年度检验基本情况和总体质量分析,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茧季桑蚕干茧质量状况分析了质量问题原因,给出相应的建议。
  • 标准·论坛
    李莘1 赵瑞方1孙近2陆程1艾元忠2 王丹2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93-95.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01
    企业标准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的基石。本文对我国羽绒服装企业标 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与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测试,找出技术指标的差别,分析羽绒服装企业标准质量,找出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 标准·论坛
    成松涛 邵皖燕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88-92.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12
    通过梳理现行有效的伞具标准,深入剖析伞具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国家政策导向,提出行业技 术发展的路径与标准化制修订方向。本文对于推动我国伞具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检测·技术
    胡妙婵 梁花 刘霞 袁玉兵 翁童喜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68-73.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19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法规对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Cs)管控的发展历程,并对服饰产品中全氟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 提取技术以及检测手段进行分析和综述。希望为服饰产品中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为以后的方法开发 提供方向,同时呼吁全社会对全氟化合物的检测高度重视。
  • 检测·技术
    罗隐1邓成亮1刘霞2黄立生3 廖漫4李锐4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54-58.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10
    纺织品后整理过程中会使用甲醛,甲醛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伤害较大。本研究对研发的纺织品甲醛自动化测试设 备进行关键参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萃取液加液体积、样品液分取体积、显色液加液体积均满足标准要求,水浴温度 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具有稳定性,自动清洗功能的残留量、甲醛加标回收率满足测试要求,实际样品在人工测试和全自动 测试下具有再现性,说明此甲醛自动化设备能满足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 标准·论坛
    曾冬梅 张斌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84-88.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15
    随着桑蚕鲜茧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内生产、加工方式的改变以及检验技术能力的提升,标准重新修订势在必然, 这对促进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确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2003年5月19日我国首次发布了 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19113—2003《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2022年10月12日,GB/T 19113修订后的标准正式发 布。本文基于上述两版标准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生产企业、检验人员等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标 准提供有效参考。
  • 纤监·风采
    孟春雷 田琳慧 殷歌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106-107.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07
  • 检测·技术
    张城玉 李闯闯 张兴亚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77-79.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04
    为研究不同织物结构、不同材质面料的床上用品水洗尺寸变化率测试结果差异,依据产品标准要求,选取具有代 表性的床上用品样本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试样经水洗尺寸变化率测试后面料的尺寸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织物结 构相同的试样,合成纤维含量占比较大的床上用品面料尺寸稳定性优于棉含量较高的面料;面料材质相同的试样,机织 类床上用品面料尺寸稳定性优于针织类面料,平纹织物的床上用品面料尺寸稳定性优于斜纹织物,斜纹织物的床上用品 面料尺寸稳定性优于缎纹织物。
  • 检测·技术
    逯彦 王玉东 于春光
    中国纤检. 2025, 594(3): 78-81.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3.016
    传统纺织品检验大多依赖于实验室检验,面临着耗时长、成本高等诸多挑战。而快速检测方法因高效、便捷等特点,成为当下纺织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分析了纺织品常见检验项目在快速检测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方向,以期为推进纺织快检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 质量·监测
    韩思雨 朱选志 黄艳妮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40-44.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07
    本文对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系统第二届技能大赛纤维检验项目比赛结果进行全面总结,综合分析各 类比赛项目的成绩分布和产生原因,提出可行的意见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活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 技能大赛活动成效的目标。
  • 标准·论坛
    许兰兰 罗立辉 柳皓云
    中国纤检. 2025, 592(1): 86-88.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1.020
    对样品分别采用国家标准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和日本标准JIS L 1903:2022《羽毛羽绒试验方 法》中的羽绒蓬松度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国标法的测试结果高于日标法的测试结果。
  • 专题·述评
    孙洁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22-25.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02
    结合日常轻纺检测检验实验室的管理经验以及持续改善的精益思想应用心得,探讨分析价值和非增值的情况,总 结了缺陷、运输、动作、等待、产品过剩、流程过剩、库存、人才等8类活动和服务中的浪费现象,并提出减少浪费、提 升质量的思路,希望给行业在轻纺检验检测实验室的持续改善管理带来启发。
  • 标准·论坛
    宋双 杨艳
    中国纤检. 2025, 593(2): 96-98.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2.013
    GB/T 12705.2—2024《纺织品 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转箱法》于2024年4月25日发布,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 施,本文将该标准与GB/T 12705.2—2009《纺织品 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转箱法》进行对比分析,解读标准的 主要差异,为标准使用者提供参考。
  • 专题·述评
    侯春霞 袁兵年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26-29.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04
    实验室档案资料是质量体系管理、运行状况及其有效性、符合性、真实性的直观反映和详细记载,档案资料的收集按 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和规范,本文通过遵循纺织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关键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结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整理出了一套关于实验室档案资料分卷的具体内容,将不同要 素需要准备的档案资料进行总结,使档案资料更加全面规范,为同类实验室提供档案资料准备方面的参考。
  • 研究·应用
    杜卫东 邱吉辉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96-98.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11
    和田手工地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和中国 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和田手工地毯基本情况、影响该产业健 康发展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供相关单位和个人用于借鉴或参考。
  • 检测·技术
    杨燕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59-62.
    利用超声萃取-HPLC-DAD联用技术测定纺织产品中苯二酚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优化色谱参数和样品前处理条件。 优化好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为:室温下超声萃取,萃取溶剂为甲醇,萃取时间30 min。在优化条件下,苯二酚同分异构体 在2 mg/L ~3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方法定量限(LOQ)为2.0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加标回收率为 80.13%~101.63%,相对标准偏差为3.15%~9.94%(n=7)。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定量限低、测定结果准确。
  • 检测·技术
    李舒洋1陈政2曹月婵1
    中国纤检. 2024, 591(12): 63-67.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2.009
    针对土壤微塑料检测前处理方法存在难以分离,导致样品提取效率低、提取不准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密度分离- 消解法的前处理方法,并对步骤参数进行了比较测试。通过不同浮选液、超声搅拌时间、浮选静置时间、干燥温度的试验 分析,结果表明:30 min~40 min左右的超声洗脱时间最佳;NaCl和NaI的双密度浮选法,相比单独使用NaCl浮选液,双密 度法对PE、PVC和PET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43个百分点、69.10个百分点和59.82个百分点。此外,为避免微塑料的热损 伤,本研究确定干燥温度应在50 ℃~60 ℃之间;选用30%的H2O2进行24 h的氧化消解以去除有机杂质;不少于24 h的静置 时间以确保土壤杂质与微塑料有效分离。本研究建立的密度分离-消解法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可为研究各 类微塑料在土壤中的分解和检测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 检测·技术
    邓俊宝 宫辛玲 阎海波 邓飞燕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62-64.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22
    本研究通过发明设计一个生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检测用卷绕装置,完善生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检测方 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更客观、准确的数据。
  • 检测·技术
    张新回1 陈政2 曹月婵1
    中国纤检. 2024, 590(11): 54-57.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4.11.020
    采用一次升温和二次升温的DSC熔点测试方法,测试不同配比的 聚酰胺酯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产品,并将结果与显微镜熔点法进行比对 分析。试验证明:在DSC法二次升温测试中因混纺样品中聚酰胺酯纤维 或聚酯纤维含量较低无法直接得到聚酰胺酯纤维或聚酯纤维的熔点,存 在有漏检的情况;其次采用显微镜熔点法比DSC熔点法可清晰直观进行 聚酰胺酯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样品的熔点鉴别,尤其是对于低含量的聚 酰胺酯纤维混纺样品。因此,显微镜熔点法比DSC法熔点法更适合对聚 酰胺酯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产品进行鉴别,这也为聚酰胺酯纤维与聚酯 纤维混纺产品鉴别提供了较为实用的理论依据。
  • 检测·技术
    吕品 邓力生 沈燕 胡美桂 周爱晖
    中国纤检. 2025, 592(1): 73-75. https://doi.org/10.14162/j.cnki.11-4772/t.2025.01.010
    GB/T 4146.1—2020《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 1部分:属名》中将聚乙烯醇纤维分为缩醛化和未缩醛化两类。目前对于 缩醛化聚乙烯醇纤维研究较少。本文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比研究了缩醛化聚乙烯醇纤维的热性能和 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研究结果可以为缩醛化聚乙烯醇纤维与未缩醛化的聚乙烯醇纤维原料的鉴别提供参考。